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公告

  小球字〔2024〕90号

有关单位:

  为深入促进保龄球运动在青少年中普及提高,厚植项目根基,传承项目文化,推动行业振兴,建设保龄球运动强国,体育总局小球中心、中国保龄球协会拟举办中国保龄球协会青少年联赛,现公开征求《U系列暨2024赛季中国保龄球协会青少年俱乐部联赛方案》意见。

  请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保龄球运动的人士于2024年3月31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反馈意见建议,并请在邮件标题注明“2024中国保龄球协会青少年联赛举办方案”字样。

  电子邮箱:info_bowling@sports.cn

  联系人:胡 瑞

  电话:010-871832912

  体育总局小球中心

  中国保龄球协会

  2024年3月14日
 

  U系列暨2024赛季中国保龄球协会青少年

  俱乐部联赛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赛事定位

  中国保龄球协会青少年俱乐部联赛(以下简称青少年联赛)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小球中心)、中国保龄球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联合省级体育行政部门共同主办,由省级保龄球协会承办的全国性、社会化、市场化并以青少年俱乐部为单位参赛的系列赛事。

  青少年联赛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比赛方式。线下比赛在3小时高铁圈范围内组织,以降低青少年学生的旅途时间;线上比赛全国同步开展,通过比分直播实现虚拟同场竞技。

  二、赛事规模

  中国青少年俱乐部联赛以赛季为单位,跨年度举行,每赛季计划于当年9月开启至次年8月结束(例:2024-2025赛季),每年8月举办1场总决赛,7月同时举办七大区域决赛,每年9月至次年6月举办若干分站赛。

  7场区域决赛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和华南各大区决赛,如某区域报名队伍不充足时,允许两个区域联合举办区域决赛。

  各区域根据项目开展情况决定分站赛场次数量。

  三、办赛主体

  (一)主办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保龄球协会

  (二)联合主办单位

  赛事所在省(区、市)体育局

  (三)承办单位

  赛事所在省(区、市)保龄球协会、保龄球馆、赛事公司及各类体育组织。

  (四)承办场馆

  举办比赛的球馆(以球馆正式名称为准)

  (五)协办单位

  协助举办比赛的单位

  (六)推广单位

  专门负责赛事推广宣传的单位

  (七)赞助单位

  1.联赛整体层面赞助商

  2.各区域赛、分站赛层面赞助商

  四、赛事冠名

  (一)联赛整体冠名

  “XXX”U系列暨中国保龄球协会青少年俱乐部联赛

  (二)区域决赛冠名

  “XXX”U系列暨中国保龄球协会青少年俱乐部联赛“YYY”区域决赛

  (三)分站赛事冠名

  “ZZZ”北京青少年公开赛(示例)

  (四)全称

  示例:“XXX”U系列暨2024赛季中国保龄球协会青少年俱乐部联赛-“ZZZ”北京青少年公开

  彩色字体部分各承办单位自行选定,商中国保协确定。

  五、办赛模式

  赛事组委会模式,即主、承办单位联合组成赛事组委会。

  赛事由小球中心、中国保协主办,体现全国性;

  由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联合主办,体现本地性;

  由省级协会承办,体现属地主体性,树立赛事品牌;

  赛事名称、赛制既稳定又灵活,最大限度发挥球馆能力。

  六、权责划分

  (一)中国保协

  1.权利

  中国保协拥有青少年联赛的全部知识产权,通过赛事承办协议向赛事承办单位授权。

  2.责任

  中国保协负责青少年联赛整体层面的市场开发,向区域决赛及分站赛提供办赛经费补贴、服务支持及实物赞助。补贴方式为以奖代补,即考核办赛成效,给予经费补贴。

  中国保协提供联赛注册报名、比分直播、积分排名服务。

  (二)省级协会

  1.权利

  省级协会根据赛事承办协议获得授权。

  2.责任

  省级协会负责所承办的区域决赛和分站赛市场开发,赞助商行业不得与整体联赛冲突。

  承办单位承担区域决赛和分站赛举办费用,其中网络直播和媒体宣传费用单独预算。

  (三)运动员

  1.权利

  运动员拥有参赛自主权、代表权、获得奖励以及自身市场开发权。

  2.责任

  运动员承担自身参赛所有费用,回报支持单位、赞助单位;遵守联赛的市场开发、行为规范。

  (四)利益关系

  1.中国保协不向会员单位收取赛事申办费;

  2.中国保协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提供赛事补贴;

  3.各区域决赛通过市场开发获得的利益,双方根据协议进行分配;

  4.分站赛事收益由承办单位获得;

  5.承办单位可以收取少量赛事服务费,鼓励免费;

  七、参赛人数

  (一)分站赛

  以青少年俱乐部为单位组队参赛,每支俱乐部参赛人数为3人(至少1名女子运动员),单站参赛俱乐部数量不少于5支,可线上线下同步比赛。

  (二)区域决赛

  以青少年俱乐部为单位组队参赛,每支俱乐部参赛人数为5人(至少1名女子运动员),根据分站赛成绩,决定区域决赛参赛资格,人数不超过256人,必须线下比赛。

  (三)总决赛

  以青少年俱乐部为单位组队参赛,每支俱乐部参赛人数为5人(至少1名女子运动员),根据区域决赛成绩,决定全国总决赛参赛资格,人数不超过128人,必须线下比赛。

  八、参赛资格

  (一)在省级协会及中国保龄球协会备案的俱乐部具备参赛资格。

  (二)俱乐部里的参赛运动员必须为200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

  九、比赛项目

  分站赛:男女混合三人贝克赛

  区域决赛及总决赛:男女混合五人贝克赛

  十、赛制

  分站赛、区域决赛采取两两交叉对抗形式,三局两胜制,胜者队积2分,败者队积1分,弃权不积分,最后根据积分榜名次确定总排名及晋级名额,积分相同时,加赛一局直至分出胜负。

  总决赛采取同区域分开原则进行抽签,以五局三胜制进行淘汰对抗赛,直至决出冠军。

  赛事组委会可根据当地项目发展情况、赛事特色、地域特色、场馆条件调整赛制。

  十一、奖励

  根据当轮次全国比分直播成绩,决定本轮联赛区域各组别前三名,由中国保龄球协会颁发电子证书。

  根据线下比赛成绩,决定本站赛事各级别前三名,给予实物奖励、中国保龄球协会电子证书和承办协会证书奖励。

  十二、积分榜

  根据俱乐部在比赛中的结果排定积分榜,积分榜格式如下:

  俱乐部积分榜(例)

  

  十三、赛程

  分站赛、区域决赛及总决赛:比赛之外可设立训练营,组织运动员、教练员培训。

  十四、赛事活动安排

  除资格赛和正赛以外,主、承办单位应办赛主体的要求组织相应活动,其中必备活动包括:

  (一)开、闭幕式

  (二)颁奖仪式

  (三)区域决赛和总决赛进行网络直播

  十五、信息公开

  (一)赛事信息

  (二)比赛成绩、名次、奖励、证书

  (三)赛事收入、支出预决算

  十六、港、澳、台选手参赛,与大陆选手同等待遇。

中国国家保龄球队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