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0 10:47 中国保龄球协会
运协小球字〔2023〕40号
有关单位:
为加强中国保龄球教练员队伍建设,规范各级各类教练员培训培养,我协会于2022年11月29日至12月23日对《中国保龄球协会教练员培训管理办法》进行了征求意见,并根据相关意见建议进行了修订,现印发《中国保龄球协会教练员培训管理办法(试行)》,试行日期为2023年11月20日至2024年12月31日止,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中国保龄球协会
2023年11月20日
中国保龄球协会教练员培训管理办法
(试行)
定义
本规定中若上下文无其他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为:
中国保龄球协会:简称为中国保协。
中国保龄球协会团体会员:简称为团体会员,指《中国保龄球协会会员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团体会员。
保龄球教练员:简称为教练员。指协调一系列保龄球训练教学活动,并采用专门系统的方法提高运动员和运动队竞赛水平的人员。
保龄球教练员培训讲师:简称为讲师。指有能力承担教练员培训教学工作的人员。
保龄球教练员执教能力培训:简称为执教能力培训。指在规定学时内按照明确的学习内容,提高保龄球理论、技术和战术等训练教学能力的过程。
保龄球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简称为继续教育培训。指获得教练员证书后继续学习提高的过程。
中国保协教练员能力水平评价等级证书:简称为教练员证书。指颁发给完成执教能力水平培训并通过考核的教练员且载有执教能力水平有效时间的证明文件(含证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保龄球教练员队伍建设,规范各级各类教练员培训培养,中国保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国保协进行了信息登记、有意从事或已经从事保龄球训练教学工作的教练员专业会员。
第三条 中国保协负责管理、组织和协调各级各类教练员培训及考核,制定并实施教练员培训大纲、培训教材、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等,建立讲师队伍,发布培训计划。
一级、二级团体会员可以根据所辖地区的业务发展需要,向中国保协提出教练员培训计划,并可以优先承办教练员培训。符合条件的三级团体会员可以申请承办教练员培训。具体规定另行发布。
第四条 各类教练员证书一经颁发终身有效,但被中国保协撤销的除外。
第二章 培训分类
第五条 教练员培训分为执教能力培训,体能、球具、设备等专项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以及其他相关培训。
第六条 执教能力培训是教练员获得与所在岗位相适应执教能力和水平的培训,由高到低分为国家级(A级)、高级(B级)、中级(C级)、初级(D级)和预备级(E级)。完成执教能力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可以获得相应的教练员证书。
教练员证书从预备级开始逐级申请。持教练员证书且在执教有效期内,可以申请参加高一级别的执教能力培训。
经国家体育总局备案同意的保龄球执教能力培训对应于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岗位培训的保龄球专项技能培训。
国家体育总局初、中、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中的训练理论培训,在中国保协教练员培训中认定为通识培训。参加总局初、中、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的训练理论培训的教练员,须参加中国保协专项培训并通过考核方能获得相应级别教练员证书。
完成总局和中国保协相应培训并通过考核的,除可以获得中国保协审定的教练员证书外,还可以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教练员岗位合格证书,并按国家体育总局和其他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申请职称和晋升。
第七条 体能、球具、设备等专项培训是教练员获得专项执教能力的培训。完成专项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可以获得专项教练员证书。
第八条 继续教育培训是教练员继续提高执教能力的培训,分为国家级、高级、中级和初级培训,体能、球具、设备专项培训、保龄球技战术、心理和国际交流等其他类别培训。
教练员在执教能力有效期内完成继续教育培训,可以延长有效期。教练员在执教能力有效期内未完成继续教育培训的,必须完成教练员证书对应级别的继续教育培训才能重新获得执教能力有效期。
执教能力有效期和延长期均为24个月。
第三章 执教能力培训管理
第九条 执教能力培训及考核分为理论培训和技能考核两个部分,其中理论分为集中脱产学习和分散学习两种形式,技能考核采取教练员比赛或教学比赛的形式。
第十条 预备级教练员执教能力培训要求如下:
(一)培训对象:年满16周岁,在大专院校就读运动训练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
(二)培训形式:依托高校课程体系,采取学年学分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三)学年、学分、实践要求:
1.本科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保龄球专业,要求如下:
(1)学年:3学年;
(2)学分:50学分;
(3)实践:毕业后实习期为半年,运动水平等级达到五级。
2.专科院校,其他本专科院校非运动训练和非保龄球相关专业,要求如下:
(1)学年:2学年;
(2)学分:40学分;
(3)实践:毕业后实习期为1年,运动水平等级达到五级。
(四)考核发证: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可以获得大众保龄球指导员证书。实习期满或满18周岁后,通过总局初级岗位培训考核的,转为初级教练员。
第十一条 初级教练员执教能力培训要求如下:
(一)培训对象:大学专科以下学历的,从事教练员工作须满4年;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事教练员工作须满2年;
(二)培训形式:通识教育部分参照《全国教练员岗位培训管理暂行办法》(体规字〔2019〕1号)采取自主学习、集中考核的形式;专项培训由中国保协组织进行集中培训考核;
(三)课程时数:专项培训40学时(或5天,含考核),学员请假不得超过1天;
(四)运动水平要求:运动水平等级达到六级;
(五)考核发证: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可以获得初级教练员证书。
第十二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员,经中国保协认定,可以直接报名参加初级教练员考核:
(一)年满18岁的运动员,训练两年以上并达到中国保协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六级的;
(二)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及以上毕业的。
第十三条 中级教练员执教能力培训要求如下:
(一)培训对象:持有初级教练员证书且在执教能力有效期内,继续从事初级教练工作满2年。
(二)培训形式:通识教育部分参照总局科学训练专题讲座,由总局或协会组织进行集中培训考核;专项培训由中国保协组织进行集中培训考核;
(三)课程时数:培训56学时(或7天,含考核),学员请假不得超过1天;
(四)运动水平要求:运动水平等级达到七级;
(五)考核发证: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可以获得中级教练员证书。
第十四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员,经中国保协认定,可以直接报名参加中级教练员考核:
(一)年满18周岁的运动员,训练两年以上并达到中国保协运动水平等级标准七级的;
(二)获得美国、日本、韩国职业保龄球巡回赛会员身份的。
第十五条 高级教练员执教能力培训要求如下:
(一)培训对象:持有中级教练员证书且在执教能力有效期内,继续从事中级教练工作满3年;
(二)培训形式:采取自学、国内外交流、集中培训、研讨和论文相结合的形式,通识教育部分参照总局科学训练专题讲座,由总局或协会组织进行集中培训考核;专项培训由协会组织进行集中培训考核;
(三)课程时数:培训80学时(或10天,含考核),学员请假不得超过1天;
(四)运动水平要求:运动水平等级达到八级;
(五)考核发证: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同时在12个月内通过论文答辩的可以获得高级教练员证书。
第十六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员,经中国保协认定,可以直接报名参加高级教练员考核:
(一)年满18周岁的运动员,训练两年以上并达到中国保协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八级的;
(二)获得美国、日本、韩国职业保龄球巡回赛会员身份,曾获得巡回赛冠军的。
第十七条 国家级教练员执教能力培训要求如下:
(一)培训对象:持有高级教练员证书且在执教能力有效期内,从事高级教练工作满3年;
(二)培训形式:通识教育部分参照总局科学训练专题讲座,采取自学、国内外交流、集中培训、研讨和论文相结合的形式,由协会组织进行培训和考核;
(三)课程时数:培训96学时(或12天,含考核),学员请假不得超过1天;学员自学不少于100小时;国际交流不少于40小时;
(四)培训内容:国内外前沿科学训练知识和研究成果;
(五)运动水平要求:运动水平等级达到九级;
(六)考核发证: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同时在12个月内通过论文答辩的可以获得国家级教练员证书。
第十八条 执教能力培训考核采用笔试、实践考核和专家评定等方式。除国家体育总局另有规定的,执教能力培训笔试考核不合格的可以在培训结业前补考一次。
第十九条 实践考核:对教练员的保龄球技能进行考核,按照《中国保龄球协会运动水平等级管理办法》规定,教练员须达到以下运动水平等级:
(一)预备级:参加等级赛事,运动水平等级达到五级。等级赛事成绩达到六级及以上的,当期执教能力有效期内可免实践考核。
(二)初级:参加等级赛事,运动水平等级达到六级。等级赛事成绩达到七级及以上的,当期执教能力有效期内可免实践考核。
(三)中级:参加等级赛事,运动水平等级达到七级。等级赛事成绩达到八级及以上的,当期执教能力有效期内可免实践考核。
(四)高级:参加等级赛事,运动水平等级达到八级。等级赛事成绩达到九级及以上的,当期执教能力有效期内可免实践考核。
(五)国家级:参加等级赛事,运动水平等级达到九级。
(六)取得如下情形之一的教练员,所有级别终身免于实践考核,包括执教能力培训实践考核和继续教育培训技能维护考核:
1. 在亚洲锦标赛、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世界运动会上获得前八名的;
2. 运动水平等级达到大师级的;
3. 年龄在60岁以上且教练级别在高级及以上的。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执教能力培训结束后不予参加考核:
(一)旷课、迟到、早退累计满2次;
(二)请假累计满4课时;
(三)培训期间违反法律法规或其他培训纪律规定。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培训结束后只发成绩证明、不发教练员证书:
(一)考核有两门及以上不合格;
(二)补考后仍有一门及以上不合格。
第二十二条 有第二十、二十一条情况的,需在下一次培训时重修全部培训课程方可参加考核。
第二十三条 以欺骗或不被允许的方式影响考核结果的,中国保协可以对考核结果做无效处理;造成不良影响的,中国保协可以暂停直至禁止参加中国保协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暂停期最长为四年。情节严重的,参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处理。
第四章 继续教育培训管理
第二十四条 继续教育培训分为理论培训和技能维护两部分。理论培训以集中学习、网络课堂、专题研讨、科学讲座、国际交流、认证培训等方式开展,结合教授保龄球项目发展趋势、最新训练方法和手段、最新科研成果及体育理论等。
第二十五条 继续教育理论培训针对教练员获得的最高级别执教能力开展。保龄球教练员在执教能力有效期内应当完成以下继续教育培训:
(一)初级、中级:16学分
(二)高级、国家级:24学分
第二十六条 继续教育理论培训计划由中国保协定期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布。
第二十七条 在执教能力有效期内参加高一级别的教练员执教能力培训,视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中国保协认定,可以计算为继续教育培训学分:
(一)进入各级国家队执教的,每执教三个月视为完成24个学分;进入各级国家队实习或受委派带领各级别国家队出国参加比赛的,每参加7天视为完成12个学分;
(二)有以下情形的,发言时间30分钟以内的计算为2个学分,发言时间30分钟及以上的计算为4个学分:
1. 受国家体育总局或中国保协选派在运动训练类会议、培训或活动上作正式业务发言;
2. 受派或自主参加国际运动训练类学术会议。
(三)在中国保协主办或认证的各级执教能力培训班和继续教育培训班上授课的,讲课课时按1:1计算为学时;
(四)在国际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体育类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每篇计算为20个学分;在全国中文体育类核心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每篇计算为16个学分;在其他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的,每篇记为8个学分。第二作者和通信作者按50%、第三作者按25%比例折算,其他作者不予计算。文章或专著应与保龄球运动训练内容相关;
(五)中国保协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九条 持有国家级教练员证书且在执教能力有效期内的教练员,每完成24学分的继续教育培训可以获得一个荣誉积分,最多获得三个荣誉积分,依次称为AA级、AAA级和AAA+级国家级教练员。AAA+为最高级别。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计算继续教育培训学分:
(一)脱产学习方式的,旷课、迟到、早退累计满2次,或请假累计满4课时;
(二)专题研讨、科学讲座等其他方式的,迟到、早退时间累计超过活动总时间10%;
(三)未按培训或活动要求完成作业、调研等任务;
(四)培训或活动期间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纪律规定。
第三十一条 技能维护考核通过等级赛事进行。要求如下:
(一)预备级:每年参加一次等级赛事,达到五级;
(二)初级:每年参加一次等级赛事,达到六级;
(三)中级:每年参加一次等级赛事,达到七级;
(四)高级:每年参加一次等级赛事,达到八级;
(五)国家级:每年参加一次等级赛事,达到九级。
第五章 教练员证书、培训记录管理
第三十二条 教练员证书由中国保协统一颁发和管理,分电子版和纸质版,两者具有同等效力。除参加执教能力培训获得纸质版证书外,其他培训仅颁发电子证书,不颁发纸质版证书。电子版教练员证书为免费发放,由中国保协在官方网站上公布。纸质版教练员证书按成本收取费用。
第三十三条 教练员持教练员证书且执教能力在有效期内,享有以下权利:
(一)参加高一级别的培训;
(二)申请高一级别的教练员证书;
(三)参加中国保协主办的各级各类赛事、集训、训练营等活动;
(四)受中国保协委派参加国际赛事、培训、会议等活动。
第三十四条 教练员承担以下义务:
(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国保龄球协会章程》及其他有关规定;
(二)积极提升自身修养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觉维护保龄球项目和教练员的形象。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练员,中国保协可以暂停、取消其教练员证书或直接除名:
(一)违反教练员职业道德并造成不良影响;
(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中国保协规章规定;
(三)触犯国家刑法被判处刑事处罚的。
第三十六条 教练员参加的所有培训及实践考核情况均记入其个人培训档案,教练员可在中国保协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三十七条 中国保协参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培训费用实行总额控制。具体标准另行发布。
第三十八条 教练员参加培训的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由派出单位承担,也可由派出单位和个人协商一致另行约定。
教练员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前全额支付培训费用,未按规定支付费用的不予参加培训,培训开始后退出培训不予退款。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中国保协建立讲师库。除中国保协特别邀请外,承担保龄球教练员培训教学任务的讲师必须为中国保协认证讲师。具体规定另行发布。
第四十条 本规定由中国保协负责解释。
中国保龄球协会
2022年11月29日
附件1:
关于教练员执教能力培训的说明
一、国家级
(一)完成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教练员岗位培训→通过考核→可以: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规定提出职称晋升申请
(二)完成中国保龄球协会主办的执教能力培训→通过考核→可以:获得中国保龄球协会颁发的教练员证书
二、高级、中级
(一)完成中国保龄球协会主办的执教能力培训(与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岗位培训挂钩)→通过考核→可以:
1.获得中国保龄球协会颁发的教练员证书
2.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规定提出职称晋升申请
(二)完成中国保龄球协会主办的执教能力培训及保龄球理论培训(不与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岗位培训挂钩)→通过考核→可以:获得中国保龄球协会颁发的教练员证书
三、初级
(一)完成中国保龄球协会主办的执教能力培训→通过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训练理论知识考核→可以:
1.获得中国保龄球协会颁发的教练员证书
2.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规定提出职称晋升申请
(二)完成中国保龄球协会主办的执教能力培训及保龄球理论培训→通过考核→可以:获得中国保龄球协会颁发的教练员证书
四、预备级
完成中国保龄球协会主办的执教能力培训→通过考核→可以:获得中国保龄球协会颁发的教练员证书